常德经开区:探索发展与保护并进之路

2016年03月28日 00:00:00tz86浏览量:535次

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420家,其中规模企业110家,亿元企业45家。在155平方公里范围内,形成了装备制造、纸业、电子新材料、纺织、制药、食品等6大产业板块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常德经开区坚持绿色发展、协调发展,走出了一条发展与保护并进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共存之路。

科学规划布局,严格环境准入

3月21日,常德市电镀中心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,可日处理废水4000吨。

电镀产业园是常德经开区近年发展的特色产业园之一,总投资2.8亿元,2015年10月建成,目前入园企业4家。

常德市环保局德山分局局长邓洁介绍,以前园区小电镀企业多,电镀产业园可以解决电镀废水处理难题,让企业优化升级整合入园;作为目前省内规模较大、功能较全、配套较先进的以表面处理产业为中心的工业园区,还可吸引更多相关高科技企业入驻。

“十二五”以来,常德经开区坚持规划引领产业集聚,对已批准或实施的园区规划在定位、适用期限、规模、布局和主要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整,产业布局充分考虑集群、集约与污染集中治理。

“严把环境准入关口。”邓洁说,园区招商引资坚持环保前置,近3年在项目洽谈期因环保不过关而否决掉的项目就有20多个。

据介绍,园区对高能耗、高污染的项目,环保实行一票否决;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,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要求和技术含量低、附加值小、资源消耗大的项目坚决不批。同时,对符合产业政策、科技含量高、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项目,启动环评审批跟踪协调服务机制,开通绿色通道。

根据园区环境承载力,除对园区新建项目制定准入条件外,对园区外涉重金属的项目,确定入园时间表,逐步进驻,较好地实现污染物总量指标等量或减量置换。

先后淘汰了一批工艺落后、污染严重的纸业、电镀、塑料制粒厂,腾出环境容量,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。

突出工程减排,推进综合利用

企业多,基数大,怎样才能有效减排?常德经开区加大投入,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,推进一批减排工程,逐步探索出消耗低、排放少、可循环的成功经验。

实施集中供热。一方面,对园区供热范围内现有分散供热锅炉全部关停。另一方面,已建成的华电常德电厂集中供热工程,20.75公里供热管网将在6月全部铺设完成,可对周边20家企业进行集中供热。初步预计,区域内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935吨,烟尘排放减少约1845吨。

鼓励热电联产,是常德经开区实施工程减排的手段之一。园区专门出台了热电联产激励政策,先后在恒安纸业有限公司和华耀浆纸有限公司建成两座热电站。

扶持垃圾发电。园区一期日焚烧生活垃圾800吨规模的项目于2011年8月建成投产,2014年又根据国家新标督促公司进行技改,排放已远远优于环评批复标准。

推行清洁生产。对工业园区用水大户,强力推进清洁生产,减少了排污量,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,2015年园区循环用水达1200多万吨。

以民生为本,破解突出问题。过去3年来,常德经开区共投入15.2亿元,严格划分项目防护距离,在防护距离内共拆迁房屋1486户,切实减少臭气、噪声、废水、危废污染对周边群众的健康影响。

综合治理臭气污染。海利化工农药生产产生异味是个老大难问题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借鉴外地做法,要求企业对污水调节池加顶密封,对生产环节、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、装卸方式等实施技改;建成废气焚烧炉,最大限度减少多种有机物的挥发。

严控重点噪声污染源。华电常德电厂是园区的重点噪声源,在环评报告编制期间,环保部门就对噪声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意见,包括对外排气口安装的消音器提出了具体指标;冷却塔增设落水消能降噪器,并在冷却塔周围设置高12米、长500米的隔声屏障。

固液废物实现集中处置。发挥海利化工的技术优势,投资4000万元,在去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一台日处理量50吨的固液焚烧炉,用于处理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、废渣。今年还将再建设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二类固废填埋场,以解决工业园区一般固废的处置问题。

创新“条块结合”,形成监管合力

5个人的队伍要管好155平方公里范围的环保工作,常德市环保局德山分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:确立“条块结合、部门倒逼、企业自律”的环境监管原则,形成监管合力。

具体而言,一般企业监察以经开区环保部门为主,重点企业监察以市环境监察机构为主,整改问题督办由市环境监察机构牵头。

对国控和重点排污企业突出在线设施监管,实施严格的报告制度,强化巡查、核查。每月对照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核查,每季度进行综合检查,每半年进行一次总量核查。

环境信息全面公开。其中包括,项目信息全程公开,确保项目规范管理;违法违规信息全面公开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倒逼环保部门限期解决问题;安装有在线监测设施的企业,需在厂区开辟专栏或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,适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向社会公示,促使企业自律。

落实网格监管。专门出台了环境监管网格化实施方案,充分发挥乡镇(镇道)与村(居)在“监”上的“耳目”作用和在“管”上的“调解员”作用,层级管理有效落实。

新《环保法》实施后,常德经开区进一步健全环保工作体制机制。

建立工作领导机构与联动机制,有效解决了抓环保力度不够、调度不力和合力不强的问题。设立公安驻环保联络室,切实加强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。

出台《常德经开区环境保护责任制》(试行)和《常德经开区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办法》(试行)。根据责任划分,将年度环保工作及专项任务进行分解,逐步形成了“政府负责、环保部门统一监管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”新格局。

展开